10月30日上午,慈林医院迎来了中国心衰中心认证专家组,对我院心衰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核查。
专家组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京敏教授为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金玮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晨主任、国家心衰中心总部秘书孙梦佳为成员,每一位都是国内心血管领域的知名专家,优秀医院的学科带头人,专家组规格之高属实罕见。
据了解,2020年第六批次心衰中心共有163家单位发起了初步认证申请,经过多轮审核,114家单位进入现场核查阶段。宁波大市内,目前仅有2家医院通过国家心衰中心认证。
慈林医院自2020年3月份即启动建设心衰中心,通过8个月的持续努力与不断改进,“全国心衰中心”建设终于进入冲刺阶段。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慈林医院已获得“房颤中心”、“胸痛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晕厥单元”四个认证。
心衰中心建设的意义
为贯彻国家分级诊疗政策,提高心衰的整体诊治水平以及实施以心衰指南为依据的规范化诊疗和长期管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联合开展心衰中心建设项目。
心衰中心以“规范心衰诊治,让每一位心衰患者均能接受较恰当的治疗,较大限度地降低心衰在住院率和死亡率”为目标,通过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推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模式,实施以心衰指南为依据的规范化诊疗和患者长期随访管理,提高心衰的整体诊治水平。
会议现场,李启东院长致欢迎词,对远道而来的专家组成员表示了欢迎与感谢。他说道,从筹备建设心衰中心以来,院领导高度重视,将中心建设作为提升医院诊治水平的难得契机;中国心衰中心联盟的成立,对于规范医院心力衰竭的诊疗和管理,降低心衰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确保心衰患者得到有效救治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随后,心衰中心专家组长周京敏教授,上台详细阐释了全国心衰中心建设情况、认证的目的和意义,并对现场核查的认证标准与流程作了讲解。
他强调,医院心衰中心的建设要尤其注重对于分级诊疗体系的搭建:核心是患者为中心、各级医院分工合作、整体性医疗连续性服务;
同时遵循“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16字方针的实施;建立双向转诊模式、建立上下联动帮扶关系、建立急症救治的创新模式、推动专科医联体建设、建立慢病管理和监测体系、建立一体化心血管教育体系。最终达到“方便群众,改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的目标。
慈林·哈特瑞姆中心主任李莉从医院概况、心衰中心概况、中心特色、中心制度及流程、数据填报、改进目标及措施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汇报。
汇报结束后,专家组成员就我院心衰中心建设的相关问题,与李莉主任及各中心成员进行了沟通交流,并对项目的建设材料、文件及制度、心衰患者随访数据等进行资料审核。
之后,专家组成员参观了我院心内科心衰病房、CCU等科室,并对项目的其他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现场核查。
核查结束后,周京敏教授代表专家组对我院心衰中心评审情况进行总结反馈。
他指出,慈林医院心衰中心建设成绩有目共睹,组织机构合理,诊疗设施齐全,流程规范,在心衰救治、区域影响力等方面成效显著,这些都与医院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同时,他也对中心存在不足的地方给予了指正与建议,为我院下一步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会议最后,李启东院长再次感谢核查组专家对我院心衰中心的精心指导,我院将对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和积极改进,进一步推进多学科协作,为心衰患者提供可及的、同质化、规范化的高质量心衰诊疗服务,为地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