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中北部只有 10 万人的小镇罗切斯特,是什么样的魔力,吸引着全世界医生的目光,成为全球医疗圣地呢?
7 月 15 日,在慈林医院建院五周年暨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成立二周年之际,慈林医院特地邀请到美国梅奥医学院教授、梅奥诊所心内科植入装置部主任查咏梅前来参观交流,希望把梅奥诊所优异的文化和价值观也带到慈溪。
慈溪市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国泉,全市各医疗机构的分管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哈特瑞姆专家与查咏梅教授面对面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病人至上
查咏梅教授是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的国际顾问,此次受到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邀请前来,希望能为医院文化管理和心脏学科建设建言献策。
慈林医院首席执行官李启东讲话
慈林医院上下高度重视,院长李启东率领全院领导班子、中层领导及各科室骨干参会,共同学习和交流梅奥文化的精髓。
李启东院长阐述,梅奥的高明之处就是没有绩效!这是慈林医院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让医生的收入更阳光,让患者能看得起病、能享受到同质化的高端医疗服务。
世界上先进的医疗技术、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前沿的医疗研究、高效率的医疗流程是怎么炼成的呢?查咏梅教授介绍,一切核心聚焦于――病人至上!
在梅奥,「患者为中心」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到每个工作人员的血液里。大大小小每一个决策,不管是医学方面,还是事务方面,都会把患者利益放在关键位置。如果开会期间,大家不能对一项决议达成统一意见,裁决将是哪种方法对患者有益。
查教授说,患者觉得遇到任何不合理的情况,如不理解医学处理、不满意医生态度等等,梅奥诊所都有专门的「诉说通道」,一定会给到患者快速、满意的答复 。
「团队合作」
在美国,多学科专家组协作诊疗(MDT)模式是常态化开展的,不是哪一位医生独自拥有病人,而是共同拥有。查教授口中的这一理念,也是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成立两年来的真实写照。
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以「四驾马车」为核心,组建了一支涵盖冠脉、起搏、电生理、心外的心脏病 MDT 团队。由李莉主任全面管理科室各项事务,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郑兴教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蒋晨阳教授、上海新华医院梅举教授等作为定点支持专家,随时随地开展疾病会诊,特别是复杂、疑难心脏病的协同诊疗。在他们身后,还有 120 多位哈特瑞姆各个亚专科的专家,以及来自美国、德国等国际顾问按需参与。
「一项对 712 例房颤患者 22 个月的随访研究显示,采用专业随访护士组的心血管死亡率为 1.10%,显著低于常规随诊组的 3.90%。」田颖教授展示的数据表明,很多潜在的脑梗、心梗等,在医护人员的照护管理中被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目前,包括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在内的哈特瑞姆各个合作医院都设立了「随访护士」岗位,跟踪管理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等各类心脏病患者,有任何疾病问题,患者都能通过随访护士得到及时的解答和处理。
「心脏病终身照护理念」不仅仅限于单一疾病,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患者因房颤就医,之后并不是仅仅管理房颤,还会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整体管起来。
而且,终身照护理念从患者就诊前开始,一直延伸到一生。在来门诊就医之前,随访护士就会详细指导患者怎么乘车来院、带什么证件材料;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持续提供个性化的疾病科普教育,随时随地宣教;出院之后,患者有任何疑问也能找专家咨询,无论问题是否与住院期间的疾病相关……正因为真心实意的付出,使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现场研讨:医院管理如何「以人为本」
现场研讨:如何打造优质的心脏学科品牌
据了解,在此次「学习梅奥精髓,聚焦医院管理」研讨会上,还进行了「医院管理如何『以人为本』」、「如何打造优质的心脏学科品牌」的主题讨论,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查咏梅、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蒋晨阳、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郑兴、北京朝阳医院田颖、河北燕达医院谭琛、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李莉与慈林医院院长李启东、副院长俞伟、医疗副院长李佳宁等慈林医院各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